公募牌照重要性凸显线上炒股杠杆平台。
近日,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在内的券商,纷纷发布公告,将旗下部分即将到期的券商资管大集合参公产品存续期由今年年底再度延长至2024年。公开理由是,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监管对大集合参公产品有要求,产品到期前要转为公募。而转为公募的前提条件是,券商本身要具备公募牌照。对于未获得公募牌照的券商,旗下大集合参公产品到期后则面临掣肘,仅有延长存续期、清盘、变更管理人3种选项。
延长存续期对于不少券商而言是最优选择,为拿下公募牌照争取时间。目前,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不少券商都在积极谋求公募牌照。
多只参公改造大集合延期
近日,中信证券资管决定对旗下8只大集合产品延长存续期限至2024年,并相应对上述大集合产品的资产管理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进行修改。
中信证券资管对上述8只大集合产品设置特殊开放期(2024年至2024年),在此特殊开放期内,赎回不受持有期限制(如有)且不收取赎回费。
中金公司部分大集合产品也在近日发布了延长存续期的公告。公告称,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在切实保护现有份额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中金公司决定将部分大集合存续期限由“自本资产管理合同变更生效日起存续期不得超过3年”延长为“自本资产管理合同变更生效日起存续期至2024年12月31 日”。
除了上面两家券商外,截至目前,还有广发证券资管、安信证券资管等公司陆续将旗下部分大集合产品的存续期延长至2024年。2024年后,将继续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执行。
延期是选择之一
2018年年底,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适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操作指引》(下称《操作指引》),要求存量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在2020年前对标公募基金进行管理。规范后的大集合产品3年合同期届满仍未转为公募基金的,将适时采取规模管控等措施。
从此,揭开了券商大集合产品参公改造的序幕。2019年8月,中信证券行业首支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上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全行业已有247只产品成为参考公募基金运作的公募化产品。然而,改造后的大集合产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现在,不少产品陆续面临合同到期的问题。
根据《操作指引》要求,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可以将相关大集合产品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变更注册为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公募基金。目前,不少券商并未取得公募牌照,产品延期就成了选项之一。
“根据产品延期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暂时没有取得公募牌照,后续取得牌照了就能正式转为公募了。”北方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另有券商人士称,相较于清盘或更换管理人,延期是部分券商的最优选择。因为券商对资管规模和市占率有考核需求。对于大型券商来说,选择将参公改造产品清盘或者更换管理人将直接导致公司资管规模下降。
也有更换管理人或清盘的
部分大集合参公改造的产品,到期后面临延期、更换管理人或者清盘的选择,并不是所有券商都会选择延期,也有更换管理人或者清盘的案例。
今年8月底,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只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管计划产品满3年到期后将变更为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则由方正证券变更为方正富邦基金,该变更计划已获证监会批复。
《操作指引》鼓励未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通过将大集合产品管理人更换为其控股、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的方式,提前完成大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工作。
4年多后终有首个案例出现,方正证券的上述变更计划是首次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实现向控股公募子公司的落地转型。
也有选择清盘的。今年,太平洋证券资管发布了《关于太平洋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同终止及财产清算的公告》。公告称,由于本集合计划于2023年期限届满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因此按照合同约定于2023年予以终止,2023年进入清算程序。
拿下公募牌照成关键
券商资管要想保住大集合资管的份额,拿下公募牌照后将其转为正式公募产品是最佳选择。
“一参一控一牌”制度在2022年6月份落地,券商在实现一参一控公募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大集合资管公募化改造铺路。”有业内人士称。
Wind数据显示,目前的247只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涉及到的券商或券商子公司接近50家,但是有公募牌照的不足三分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大量券商亟需公募牌照。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在内的券商,都在谋求公募牌照。不少券商先是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在资管子公司的基础上进而谋求公募牌照。
对于公募牌照,《操作指引》表示,对完成规范工作(大集合参公改造)且成效显著的证券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子公司涉及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或设立、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等行政许可事项线上炒股杠杆平台,在审核进度方面予以优先支持。